基于MOOC理念的初中语文翻转课堂

论文作者:BBTI论文网 2018-03-26

一、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模式   MOOC通过搭建网络互动平台,为学生提供音频、视频、阅读、问题及解题思路等传统课程资料,这与翻转课堂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和互补性。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模式有很多种,如吉首大学曾明星、周清平等人曾对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模式进行研究与概括,他们将这类课堂模式分为3种,即MOOC视频替代模式、“MOOC视频+自制视频”模式和二次开发模式。其中,MOOC视频替代模式就是课前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学习MOOC平台课程,完成相应练习和互动,课内学生参加任课教师设计和组织的课堂活动以实现知识内化的最大化;“MOOC视频+自制视频”模式就是课前学生既按教师要求学习MOOC,同时完成教师事前自制的微视频并进行训练;二次开发模式则是对MOOC平台与课程资源进行“本土化”改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具体需求。   以上3种模式各有利弊,如MOOC视频替代模式,能够直接使用已经建设好的课程资源,大大降低教师的工作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本,但往往由于课程资源不能完全符合课程目标和学生具体情况,因而不具有广泛适用性。“MOOC视频+自制视频”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MOOC平台资源无法满足具体课程和学生需求的问题,但是自制视频将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样,二次开发模式进一步实现了现代化资源与具体教学对象的匹配性,银价网,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将产生更大的成本、时间和精力。   二、基于MOOC理念初中语文翻转课堂实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同时,新课标还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MOOC理念和翻转课堂模式恰到好处地达到了目前初中语文教学创新改革的要求。   1.整合教学资源   搜索、整合和利用目前已有网络资源各大平台上已有相关课程资源进行本土化改造,使之符合课程和学生实际需求。如在教授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前,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搜索作者的生活背景,主要内容、相关评论及安徒生系列童话的写作特点等素材,选取其中符合本课主要教学目标的部分进行重新筛选、制作,使之成为若干个学习视频或音频,通过手机或电脑下发给学生,供他们课前自学,为课堂教学活动做好准备。这是课堂翻转的前提和关键。   2.普及微课制作   提高教师微课的制作能力,实现微课制作普及化。任何知识点都可以制作成简单的微课,供学生课前、课后预习和复习。因为教师的微课制作能力和微课制作的普及成为翻转课堂的必要条件。比如,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跟课文相关的网络资源材料非常多,教师要有筛选、甄别、设计、录制、剪辑和合成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最贴合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微课资源。这是翻转课堂的有效手段之一。   3.转换教师角色   教师不再是课程的主体或主讲者,而是课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应把更多的权利还给学生,因为学生才是课程学习的主体,学生应具有更多的选择权和发言权。比如,在《皇帝的新装》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微课中的视频片段,分角色表演故事,让他们在表演中切身体会角色的心理活动和内心感受,进而谈谈对于生活中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恶的看法。还可以让学生模仿安徒生童话的讽刺手法续写、演绎这个故事,并谈谈续写的缘由。在此课堂中,教师是课堂学习的主导,充当了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还给了学生,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而且提升了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4.创新课堂组织形式   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内的45分钟,课前的微课自学和课后的网络平台提问、答疑都将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而课内的45分钟则是学生语文能力实践和综合素养的集中展现时间,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和组织活动等形式为学生搭建展现平台。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教师首先通过网络资源甄选和整合符合教学目标的资源供学生课前准备,在课堂上设计各种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活动供学生体验和展示,课后设计相应的习题供学生思考和练习,并提供答疑平台,制作答疑视频或音频,供学生自学或师生互动。事实上,教学活动从教师下发自学材料就已经开始,并一直延续到课后的练习和答疑中。   5.改革评价体系   设置多元评价体系,量化形成性评价。初中阶段课程更多的是采用教考分离的评价体系,无法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真实的语文能力。鉴于此,教师可以在教考分离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设置该课程的形成性评价体系来作为补充和激励。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课文的不同目标和特点,设置相应的可实践、可操作的任务作为作业,如朗读、表演、仿写、续写、改写、读后感等多种形式,并赋以相应的分值。以《皇帝的新装》为例,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组将续写内容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录制成视频作业上交,并根据视频内容、质量和学生的参与情况给予相应的分数,记入形成性评价中,在学生的综合成績中得以体现。
你感兴趣的:
相关论文
    论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