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设计工作小组的建立从形式上建构一个从一年级到四年级的联系纽带,让视传专业的学生从一进校就开始看到学长们的毕设成果,会激发他们对毕设的期待,并提前参与进来。同时也以学生自己筹办自己事情的方式解决了毕业设计展筹备的繁杂事情,让低年级学生为毕业班的作品展览进行宣传推广工作。经过一个轮回就会形成一个良性的老带新的循环引导,大大减轻教师的重复劳动和增强师生参与毕设的互动性和重视度。 3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内容 建立辅助视传毕设教学实践的微信公众平台只是在形式上对毕设改革提供了一个贴近自媒体时代特点的即时互动、促进自主管理的开放机制,但改革的具体实施内容还必须从毕业设计选题方向、设计展览、毕业设计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来体现新时代视传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 3.1毕业设计选题方向 视传毕业设计的选题应体现专业的实践性和技能的表现性,一方面要让设计文化体现市场价值,爱贵网,另一方面也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综合应用能力。因此毕业设计选题采用两种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一种是“主题式命题”:即毕业设计小组导师根据本专业的专业技能培养,本着贴近时代,以关注时事、关注社会、关注文化为宗旨,每年定一个统一的主题作为当年毕业设计的主题题目。以此引导学生们发掘身边的社会公共需求,提出富有创意、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促进学生进行文化性的思考、走访、调研,最终以视觉设计的方式呈现,这是设计文化介入社会价值的一种方式,具有一定实验性的特点。 一种是“自由式命题”:自由式命题可以分为市场型和创意型两大类。 市场型设计:以企业委托项目,或参与网上竞标、比赛项目等为主,鼓励学生承担企业委托的设计项目,小项目个人承担,大项目组建设计团队,按客户的要求确定设计方向,并且在指导教师的辅导下不断深化。要体现出构思的独特性、表现的新锐性、材料的新颖性、展示的独到性。反复与客户沟通,真正实现从设计创意到设计开发的整体突破,真正成为系统开发的项目设计。这是引导创作更贴近设计市场的一种对接途径。 创意型设计也称概念性设计,毕业生根据个人兴趣和专业跨界自主拟题。指导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毕业设计选题内容的专业前沿性和创新性探索,鼓励学生打破专业间的界限和隔阂,采取跨界合作的方式,从多个领域中寻找与设计的联接点,在创新视觉语言、新媒体传播方式、技术的呈现等方面进行创新式多样化地探索。如在平面设计的传统基础上,引入信息化设计、交互设计、网络媒体设计、体验设计、观念书籍、实验性海报与广告、实验性插图等。鼓励学生对社会话题的关注,并通过设计师的角度,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引用创作设计为社会提供具有建设性的视觉解决方案。学生可以把毕业设计做为一个自我审视、自我批判和自我表达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可能通过直觉获得的东西,BBTI论文期刊网www.bbti.cc,探索多样的新实践方式,并且建立一种视觉和形象语言来使这些工作中固有的想法条理清晰和合乎逻辑。使得师生能从这种专业差异和跨界中获益匪浅。 3.2毕业设计展 毕业设计展作为毕业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展示自身学科特色和教学成果的舞台,也是建立高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更是一个学校与社会的交接仪式。而综合性高校因受时空、费用的限制,学生普遍对毕业设计展重视不足,毕业设计展缺乏整体规划,学生对展示设计知识的欠缺,同时毕展脱离市场,仅面向本专业师生或校内师生,事实上,毕业设计展是一个学生与企业、学校与市场进行合作与交流的良好平台。鉴于此,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完善毕业设计展的布置。 校内毕设实物展览:采取“先展示,再答辯”的方式,将毕业设计展览纳入到毕业考核中去,从形式上保证学生在态度上的投入度;毕业设计工作小组承担毕业设计统筹的策划推广工作,为毕业设计展造势,宣传的正式和力度的加强,有助于增强师生的自律性;微信公众服务号及时推出毕业展示技能知识专题及优秀毕展作品赏析,从外延培训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学到的相关知识,及时对布展问题进行自主培训;如场地和资金有限,学校可选择面向社会大众的更为开放性的美术馆、艺术馆等地作为毕业设计作品展厅,还可以通过高校间区域联展的合作方式帮助学校解决经费和技术上的不足。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宣传力度、资源共享,扩大社会影响力,还可以激发师生创作热情和积极性,促进各个高校师生之间的竞争和学习交流。 微信网络平台虚拟展览:毕业设计实物展出直观生动,但毕竟受限时空,而且直接到现场的主要是校园内的师生,而毕业设计不仅是对自己过去学习的总结,也要面向社会的。借助微信网络平台的虚拟展览是行之有效地面向社会的展示渠道之一,能帮助毕业设计作品进行辅助性延伸与宣传。将毕业设计展的相关文字图片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发表在网络平台之上,建立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虚拟作品展,能激发学生的自我认可度和互动参与性。 毕业设计作品年册:这是以年鉴的形式对毕业设计成果的教学记录。毕业设计作品年册上面有毕业学生的信息,毕业作品以及简单的文字描述,并将毕业设计展的内容融入其中,如现场效果展示、观展者的采访与感受等。若干年的积累之后,它将是一份教学理念和教学成果的档案。学校可以合理利用作品集,可将其作为一个存档和宣传资料,同时也是对毕业生和在校生是一个回顾和鼓励。 3.3毕业设计评价体系 专业严谨公平的毕业设计评价体系是学科专业管理合理化程度的保证,也体现了专业人才的培养理念。依据专业特点,毕业设计成绩可分为三部分,即毕业创作、毕业论文(设计说明)、毕业答辩。毕业创作包括毕业设计过程分析及毕业设计成果;毕业论文(设计说明)可根据学生特点及创作不同,采取不同的撰写标准,善于研究分析的同学,可以撰写应用研究型论文,即结合自己设计作品本身,进行某一设计理论角度的研究和探讨;另一类则是设计说明性论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毕业设计完成作品的介绍说明。毕业答辩则是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在检验学生毕设成果的同时,也是考查和锻炼学生的总结、归纳、表达、沟通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但毕业设计是一个不断探索过程,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有一些陷入困境不断试错的体验,这些过程体验比最后的成品本身有价值得多。因此对毕业设计的评价方式可以从开题报告到中期检查,再到作品完成形成,并根据学生学习态度、综合设计能力等因素对毕业设计创作部分进行一整套的分数评价。好处在于约束学生临时抱佛脚,用临时赶制的一个作品作为毕设成果来应付;如果没有毕设思考过程,最终的作品再好也是没有用的。对毕业设计的评价看过程更重于看结果。教学首先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才是专业的解答能力,最后才是专业的呈现能力。因此在毕业创作环节的具体评分细则上,包括三个方面的评分内容,开题答辩分、毕业设计过程分、毕业设计质量分。 另外毕业设计评定对学生而言除了分数评定外,还应有具体的评定意见。评定意见一般都是在毕业生毕设档案资料里,仅作为教学的资料评判依据,但作为教学主体方学生往往只知道分数,不能看到具体的教师评语,因此微信公众平台此时就可以配合毕业设计最后阶段推出毕设专栏,选取部分优秀作品进行解读赏析。 毕业设计是毕业生大学四年的最后一份答卷,是设计作品面向市场、走向社会的关键。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应结合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变化和需求作出相应调整,充分利用自媒体微信平台的交互、分享和互动功能,构建毕业设计教学辅助平台,同时从毕业选题、毕设展览及毕设评价体系三方面力图贴近社会、分享资源,构建开放多元化的展示平台,形成良性的督导、激励和开放的毕设管理机制。 €L芑鹣钅?文华学院2015年度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项目课题“自媒体背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探究”(项目编号:J0900740709) 参考文献 [1]莫筱.2015年“毕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主题座谈会纪要[J].装饰,2015(8):12-17. [2]张超,朱晓君.视觉传达设计毕业创作与科研结合教学探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6(4). 拉来网http://www.lalai.vip/
头条新闻 http://www.itv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