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MBA教学内容创新探索

论文作者:BBTI论文网 2017-11-10

【摘要】我国要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本上需要通过教育模式与教学内容创新,为可持续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掌握现代科技管理知识、具有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力资源。本文分析了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对MBA培养模式的挑战,提出迫切需要创新MBA教育模式,把可持续的理论与实践与MBA培养结合起来。具体地,银价网,文章提出了基于点线面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课程内容创新思路,设计了面向浙江大学MBA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课程内容架构,以及保证高质量教学要求的课程组织实施措施。  【关键词】MBA教育;创新探索;课程组织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先于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提出,此后,大量文献从国际、区域、地方及特定界别等层面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进行界定,其中,采纳最广泛的是1987年4月27日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又称布特兰报告书)中的定义: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按照这样的定义,可把“可持续发展”理解为以下几层含意:(1)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简称PRED问题)。(2)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人类应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不损害他人和后代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发展。(3)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对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并有与之相应的道德水准。  随着国际范围内环境的日益恶化,资源的过度消耗,各国越来越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并把“可持续发展”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概念,认为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已经成为争取国际地位的重要基础和为人类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主要标志。要提升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科技创新是关键手段,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是基础,经济系统的健康发展是条件,社会系统的持续进步是保障。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对MBA教育的挑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过渡时期,解决“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重要,都迫切。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生态文明”的国家,建设起“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纳入国家战略被高度重视。《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改善发展的质量。这里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教育如何为可持续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掌握现代科技、具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对照这样的命题,来反思目前的MBA教育,在这样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挑战:  一是MBA教育理念的挑战。由于MBA培养过程存在狭隘的“服务”观和眼光短浅的功利主义,对于MBA学生的需求判断,是建立在职业发展、就业需求的基础上的,忽略了从“教育培养出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从“打造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角度来探讨MBA教育问题。  二是MBA教学内容的挑战。这有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包括由学生自身对学习内容认识的功利性,带来对学习内容需求的短视性;由教师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足,甚至存在误解与曲解,带来对教学内容组织的机械性;由对管理学科体系认识的前瞻性认识不充分,忽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塑造,带来教学内容的狭隘性。  三是MBA教学方式的挑战。随着MBA学生的年轻化,社会阅历较浅,从长远的、全局的视野看待问题有局限,目前的MBA教育比十年前更加需要强调实践性,更加需要对MBA学生在社会责任方面进行教育,但由于教学方式改革的相对滞后,导致学生对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认知不足,影响他们在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和执行能力的提升。  三、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MBA教学内容创新  要前瞻性地应对以上挑战,为国家培养高层次、战略性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必须对现有的MBA教育的认识理念进行深化,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化,对教学手段和方式进行创新。这里重点就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教学内容创新作探索,提出“点线面结合”的教学内容体系。  (一)所谓“点”,就是一个重点:开设“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导论”课程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提出的一个新的理论命题,它以当代管理理论为基础发展出来的理论综合,充分吸收企业成长理论、企业能力理论、企业战略理论、企业创新理论、创业理论等,并探索具有较大理论张力的课程体系和思维方法。根据这样的考虑,“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导论”的内容设计应该是一个系统集成,由于该集成涵盖各个领域,考虑由专题讲座的形式建立体系,具体包括以下若干内容:  1.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专题。可以借鉴发展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理论,结合当前国家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包括“两型社会”建设、节能减排、主体功能区规划等)和循环经济学等,设计相应的专题。  2.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战略管理专题。结合资源观、能力观、制度观、内外环境分析、企业文化等视角,分析企业发展过程如何正确看待资源观,如何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何正确分析制度环境,如何把握企业价值等问题。  3.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专题。从绿色技术创新、循环经济、全过程创新与全要素创新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与发展循环经济,企业绿色产品开发、产品责任、发展清洁技术等内容。  4.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伦理专题。企业伦理是一个与企业社会责任、和谐社会建设、以人为本结合非常紧密的问题,要从更加广义的角度来探究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外部环境、内部人力资源、顾客价值导向等方面的问题。5.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创业管理专题。关注创业过程的社会责任,创业过程的资源配置,创业过程的企业家等。  (二)所谓“线”,就是要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渗透到每个企业管理课程方向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与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全方位、全要素相关的概念,它不是对现有企业管理理论的替代,而是发展,因此,这里从“线”上探索,就是要从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技术创新、生产运作等各个方向上来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初步考虑在以上五条线上深化教学内容。  1.市场营销:从产品设计开始,到渠道建设、品牌建设、顾客分析,到全球市场定位、国际化经营等内容中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  2.人力资源: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视角,分析如何建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人才素质提升、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评估等。  3.财务管理:从可持续发展的财务管理体系视角,探索如何把资源评估、成本控制、价值评估等内容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4.技术创新:从环境与经济相协调、循环经济等视角,探索清洁工艺、绿色产品开发等绿色技术创新的理论与方法,考虑把可持续发展与全过程创新、全要素创新、全员参与创新结合起来。  5.生产运作:从原材料采购、生产组织、作业计划、ERP、质量管理等各个方面来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三)所谓“面”,就是在“点”、“线”基础  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教育渗透到MBA培养的各个环节上,包括从学生素质培养、学生教学方式方法、学生社会实践、毕业论文写作等方面,都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念。从始业教育开始,把浙江大学MBA培养中体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传递与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通过MBA协会、团委、研究生会等,组织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开展社会调查,解决国家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特别是鼓励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的环节,能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  四、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MBA课程组织  (一)专题课程安排  一是专题课程大纲。近期组织“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导论”专题小组,由4位教师组成,联合进行4个子专题课程开发,围绕“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经济学”专题、“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战略管理”专题、“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专题、“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伦理”专题等合作设计课程大纲、教学计划,编写专题课程讲义,并争取在2009年能出版专题课程教材。本课程安排32个学时,每个专题8个学时,共两个学分。  二是课程教学方式。本专题课程采取“多段式”授课方式,安排4个主讲教师,并另外可以邀请专家讲授、企业家和社会著名人士作讲座。每段子专题都要求实际问题导向,避免单调的理论讲授。本课程结束后,通过专题报告的形式,完成结业成绩评定。专题报告的选题必须围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际问题展开,要有调查、有分析、有对策建议。  三是开发专题课程案例。计划在2009年之前完成8个案例开发,这些案例针对课程大纲与教学要求组织编写。  为了保证本专题课程的顺利开设,要尽快开始各项工作的推进,建议学院安排专门课程建设经费,根据课程建设计划,提出预算并安排落实。  (二)线上课程内容安排  围绕五条企业管理课程体系主线,分别请每条线的骨干教师负责,修订与完善课程教学内容。每门课程可以是增加一节课的内容,也可以增加一个讲座的形式。要求有一个案例是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结合的。  以模块课程“营销策划——新产品设计、制造、营销计划(PDMM)”为例,各个教师在为学生指导行业分析、机会分析、目标市场选择、新产品开发创意和设计、生产制造设计与计划、市场导入计划、促销、财务分析等一系列分析过程中,把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作为组织内容,并在案例中渗透相关要求,或者专门设计案例来解决营销策划与可持续发展在战略的结合问题。  (三)面上课程内容安排  一是在实践参与上。在MBA课程培养计划中,专门列一门选修课“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践调研”,该课程1个学分,由MBA中心、学生、教师等多方参与的方式,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特色明显/业绩显著的企业进行调研,切身感受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最佳实践。调研后完成调研报告。具体可以由专题组老师负责指导。  二是毕业论文指导上。通过导师组指导的形式,在每年的MBA选导师时,专门安排5-6个名额,选择专题课程导师组开展论文的研究与写作。而且,从事这个专题领域论文研究的学生名额单列。  三是由MBA协会、学生会等组织,安排有关的竞赛、设计、课题研究等方面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注度。
中国货源网http://www.aigui.vip/

你感兴趣的:
相关论文
    论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