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方法 两组患者检查前均禁止使用任何镇痛及镇静药物,且叮嘱患者检查前3d行少渣饮食,检查前1d叮嘱患者不可进食肉类、蔬菜、水果等;并于检查前1d晚8点开始进食。同时两组患者检查前均常规进行肠道准备,并患者口服聚乙二醇(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41209)治疗,将3~4盒聚乙二醇利用3000ml温水溶开饮用,对于排便不尽的患者则可给予其口服50~100ml硫酸镁口服液治疗。且两组均选用型号为FUJINONEC-590MWD/E电子结肠镜进行检查。 1.3.1观察组采用单人操作法进行检查,取患者左侧卧位,操作者左手拿结肠镜操作部,右手拿镜身,在与肛门相距20cm的部位,采用杠杆原理,将肛门作为支点,左右旋镜,并适当进行钩拉、抽气操作,并适当的协助患者变换体位,必要时可适当按压患者腹部,以完成操作。 1.3.2对照组患者則采用双人操作法进行检查,取患者左侧卧位,操作人员需双手握结肠镜操作部,助手则需握紧镜身,行钩拉及循腔进镜处理,助手则配合操作者行进退镜身处理,并协助患者适时更换体位,并按压腹部,以确保操作成功[5]。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结肠镜检查成功率,并对两组患者进镜时间、进镜长度、患者疼痛评分进行比较;同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息肉漏诊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1.5判定标准 以插入回盲部及阑尾开口作为结肠镜检查成功;进镜时间为插至回盲部所需的时间,即从结肠镜进入肛门到镜头达到回盲部所需时间。患者疼痛程度采用数字量表法(NRS)进行评定,量表评分为0~10分,有0分为无痛,以10分为剧痛,评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6]。 1.6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中所有数据资料进行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平均年龄、者进镜时间及进镜长度、疼痛程度评分),并进行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年龄、性别、进镜成功率及息肉漏诊率),并进行?字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进镜成功率及息肉漏诊率比较 采用不同方式操作后,观察组患者进镜成功率与息肉漏诊率分别为97.90%、12.10%,对照组分别为86.40%、22.90%,观察组患者进镜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息肉漏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进镜时间、进镜长度及疼痛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进镜时间及进镜长度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操作期间均无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中5例患者发生剧烈腹痛、7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2例患者见内镜喷嘴堵塞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中15例患者发生剧烈腹痛现象,22例患者见恶心呕吐现象,5例患者见内镜喷嘴堵塞现象,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7.500,P=0.000)。 3讨论 结肠镜是临床上诊断多种结肠疾病的有效方式,临床上通常将双人操作法作为结肠镜常用的检查方式,拉来网,需由助手协助操作者进行插镜处理[7-8]。然而,若助手缺乏临床经验或两者配合度不佳则极易对镜身旋转情况造成影响,还可能会导致内镜先端部位和肠内容物进行碰撞,使得喷嘴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堵塞等现象,进而极易对进镜效果造成影响[9-10]。且双人操作法中操作者对进境阻力缺乏明确的感知,通常让助手进镜,往往是在不能进镜时才退镜,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操作时间,同时还会给患者造成明显不适感,导致患者产生剧烈腹痛感。另外,双人操作过程中结肠极易产生起襻现象,进而可造的内镜打弯,对进镜结果造成影响。 随着研究的深入,临床上逐渐将单人操作法应用于电子结肠镜检查中,该治疗方式可由操作单人完成,操作者可自行插镜,有利于操作者掌握阻力情况,有利于合理把握进退镜情况,并可反复抽吸肠内气体,对缩短肠管,避免延伸肠管而促使肠管弯曲及结襻加剧,且有利于促使肠管短缩及直线化,对提高进行速度,减轻患者腹痛、腹胀症状有重要帮助[11-12]。相对于双人操作法而言,单人操作法具有易协调、随意性好等特点。此外,且单人操作还有利于术者及时对内镜进行回拉操作,对确保内镜镜身呈直线状态,保证结肠镜检查顺利完成、避免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有重要价值。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不同方式操作后,观察组患者进镜成功率与息肉漏诊率分别为97.90%、12.10%,对照组分别为86.40%、22.90%,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进境时间、进境长度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30.00%,两组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表明采用单人电子结肠镜检查具有较高的成功率,有利于缩短进境时间,而且具有进境长度短,对患者造成的疼痛轻、漏诊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家兰,鹿安琴.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电子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1,40(30):3116-3117. [2]黎铭恩,杨绮红,张晓燕,等.电子结肠镜单人操作法与双人操作法比较[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5):765-766. [3]刘建军,姜文婷,占波.CT仿真结肠镜与电子结肠镜诊断结肠癌的对比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5):101-102. [4]张爱琴,周焕明,李曙辉.电子结肠镜检查中误漏诊的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1,24(4):70-72. [5]闵培,苏军凯,张鸣青.注水结肠镜检查的应用评价[J].东南国防医药,2014,16(1):78-80. [6]艾源.结肠镜检查的技术性能:罗马尼亚大学和非大学医疗中心的多中心研究[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4(2):228. [7]苏军凯,张鸣青,张荔群,等.温水灌注提高初学者结肠镜检查成功率的应用研究[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3,25(1):27-28. [8]蔡玲,张玫,赵曲川.1112例电子结肠镜单双人操作法的比较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5,12(5):308-310. [9]钱晶瑶,高建新,齐艳荣,等.可变硬度结肠镜在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29):3167-3172. [10]罗华.电子结肠镜单、双人操作法的价值对比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2):57,61. [11]肖凤珊,刘妥英,刘旭明,等.患者进食不同类型食物后接受结肠镜检查的相应最佳时间[J].中国医药科学,2013(17):167-169. [12]张萌,苏丽荣,李敏,等.结肠镜检查不同操作法的临床应用与评价[J].中国内镜杂志,2015,21(2):212-214.
银价网 http://www.yinjiaw.cn